色彩风格

检护民生丨公民个人信息被出售——顺藤摸瓜,斩断“产业链”!

【字号:    】        时间:2024-09-13      

  本网讯(通讯员 米雪)在一个名为“股票资源交流”的QQ群里面,包含各种字母缩写、中文简称的消息不时闪烁,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以为这是一个专业的股票投资交流群。然而,数日后,天南地北的小李、小张、小王……都收到推荐股票、专业诊股的骚扰电话。原来,他们的个人信息被他人非法出售牟利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老河口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侵犯公民信息案宣判。周某等五名被告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处相应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年8月,老河口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发现疑似违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线索,据此抓获老河口人张某。经查,张某利用网络收集15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按每条0.1-0.4元不等的价格出售,获利5万余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该案办理中,老河口市检察院通过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与公安机关共同研判案件侦查方向,提出核查张某买卖信息上下游等内容的继续侦查提纲。经过进一步侦查,张某的上家周某,以及周某的其他下家欧某、陈某、杨某先后到案。经查,周某及其下家五人非法出售公民信息,共获利30余万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案审查起诉期间,老河口市检察院及时开展释法说理,督促周某等人退缴违法所得,并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对该案进行研判。提起公诉后,老河口市检察院积极履行出庭支持公诉职责,老河口市法院依法作出裁判,支持了检察机关指控的罪名和提出的量刑建议。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和处置的风险。下一步,老河口市检察院将按照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要求,高质效履行监督办案职责,依法打击非法获取、出售、提供、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守护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
  检察小贴士: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
  1、网上购物,谨慎填写个人信息
  在填写收货信息时,如非必要实名,可用昵称代替。如果选择驿站、快递柜等方式自取,不需精确到具体门牌号。
  2、处理个人信息时,格外细心
  公共电脑上有关个人的信息内容一定要及时退出、删除。扔掉快递包装前,将粘贴的快递单进行销毁。
  3、使用手机软件时,谨慎授权
  在授权app相关权限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内容,对于没有必要的权限要关闭。对长期不用的,要取消授权。
  4、使用个人信息时,需多留心
  在复印相关证件后,可在空白处写上“本复印件仅供xx用途,他用无效”,尽可能减少个人信息被他用。
  5、公开平台发布信息,不要大意
  发布前,要对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内容进行遮掩。互动时,不要留下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